全球首款上市BTK抑制剂—伊布替尼
据医生China了解依鲁替尼(伊布替尼)是一种治疗复发和难治性淋巴瘤的药物,虽然有良好的耐受性,但在其应用中房颤的发生率较高,使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依鲁替尼导致房颤的病生理机制很复杂,涉及多种通路相互作用,但其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应用小鼠模型对依鲁替尼诱发房颤的易感性机制进行了探索。
伊布替尼(依鲁替尼)早在2014年就开始应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雪病的治疗,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不论是复发难治型患者,还是初治型患者,均有受益。4月21日,AbbVie宣布FDA批准Imbruvica(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白血病(SLL)。这是伊布替尼自2013年上市以来收获的第11项适应症,是伊布替尼在CLL适应症上收获的第6项批准。FDA此项批准主要基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III期E1912研究的结果。FDA以实时肿瘤学审评(RTOR)、优先审评、Orbis计划等各种路径为加快了该申请的审批过程。
因为BTK抑制剂为B细胞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可能,所以上市后大受欢迎,短短5年市场规模已经扩张到60亿美元。当前,全球仅有2款BTK抑制剂上市,分别是伊布替尼(强生/艾伯维)和阿卡替尼(阿斯利康),今年1月9日,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成为首个被 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资格的国产新药。并且最新公布的临床数据显示,泽布替尼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优势相比伊布替尼和阿卡替尼非常明显。
BTK 依赖型通路的异常激活与多种 B 细胞相关的恶性肿瘤相关:如套细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CLL)、滤泡性淋巴瘤(FL)、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M) 和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BCL)等。此外,临床试验也证实BTK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实体瘤(如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中发挥重要作用。
Ibrutinib(商品名Imbruvica):全球首款 BTK 抑制剂,2018 年销售已达 62 亿美元。Ibrutinib为Pharmacyclics(后被Abbvie 收购)与强生联合研制,最初于2013 年底获FDA 批准上市用于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二线治疗。之后该药物适应症不断扩大,目前除MCL 之外,已获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7p 缺失的CL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一线治疗,以及边缘区淋巴瘤(MZL)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二线治疗。
相关阅读推荐:《国产泽布替尼与伊布替尼哪个效果更好?》
药品价格查询,专业药品查询网站,药品说明书查询,药品比价 » 全球首款上市BTK抑制剂—伊布替尼